【第439章】延绥镇的烽烟(上)-《锦衣杀明》
第(2/3)页
幸好,天无绝人之路,活人终究不会被屎憋死。最终,黄克缵想了一个办法,那就是你们延绥镇自筹粮饷吧,我给你们一定的权限。你们自己做生意也好,种地也好,打家劫舍也好,甚至是暗中收保护费也好,总之,只要你们延绥镇能搞定自己的钱粮,唬住下面的军户,很多事情,我都睁只眼闭只眼,不管了。这样一来,程国和他的家丁,就在西安府名正言顺的住下来了。
总兵官大人既然在西安府,驻守榆林镇,就只有副总兵官了。当时的延绥镇,有三个副总兵,分别驻守榆林镇、府谷、白城子(察罕城)。其中,又以驻守榆林镇的副总兵官为大,其他的两个副总兵官,都要听榆林城的指挥。驻守榆林城的副总兵官,叫做许万达。这个名字或许一般人很陌生,基本没有听说过。但是,他有个儿子叫做许定国,在明末的历史上,还是有一定的名气的。
程国能够长期的呆在西安府,放心的将延绥镇的事务交给许万达,说明他对许万达还是很信任的。事实上,许万达也是不错的将军,有一定的军事指挥能力。对于管理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还是没有问题的。而他的儿子许定国,又有一身不错的武艺,平时吆五喝六的,也聚集了一般的军户,能够震慑榆林城内的军户。
白衣军浩浩荡荡南下的消息,第一时间,自然是报告到了许万达这里。刚开始的时候,延绥镇的很多官员,还没有明白过来,到底是怎么回事。当他们清醒过来的时候,延绥镇的北部,顿时就鸡飞狗跳了。白衣军从镇羌所方向杀进来,这还得了?于是,只要能跑得动的人,都急忙收拾金银细软,急匆匆的逃向榆林城。
接到消息的时候,许万达正在响水堡视察。榆林城里面,只有他的儿子许定国驻守。许定国当时只有二十来岁,刚刚结婚不久。别看他年纪不大,应变能力却是很强的。接到消息,他当即下令关闭城门,勒令军队上城头迎战。又派遣得力人手,甄别试图进入榆林城逃难的人,严防混入歼细。同时,他又带领自己的一群狐朋狗友,都带着锋利的武器,在城内巡逻弹压,严防生变。
当然,在这个过程中,许定国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的。几乎是接报的瞬间,他就感觉到发财的机会来了。那些试图进入榆林城逃难的人,基本上每个人都被搜刮掉了身上的大部分财物。他们骂骂咧咧的,很不甘心,却又无可奈何。在整个延绥镇,除了榆林城,别的地方,根本不可能阻挡白衣军的进攻。结果,一会儿的功夫,许定国就聚敛了大量的钱财,直到自己的老爹回来。
“什么?白衣军?宁夏镇的叛军?”许万达闻报,顿时就震惊了。
宁夏镇的叛军,居然从北面杀入了延绥镇,他是做梦都想不到的。这可是真的要命啊!现在的延绥镇,兵力前所未有的空虚,主力战兵,都已经调往宁夏后卫的方向,准备去镇压宁夏镇的叛乱了。留守后方的,全部都是卫所军。说真的,这些卫所军,有不如无。白衣军到来,他们多半会跟着白衣军起哄闹事的。
“要命啊!”许万达无奈的感慨一声。他真是没想到,徐兴夏来这么一手,一下子就翻手为云,覆手为雨,将延绥镇弄得一团糟了。更要命的是,叛军居然还攻克了镇羌所,还浩浩荡荡的向榆林城进军,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延绥镇大闹天宫似的。这简直是反了天了!无论与公与私,许万达都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。别的地方他管不了,这榆林城却是必须守住的。
愤怒之余,许万达急忙下令返回榆林城,整军备战。这位副总兵官,还是有点料的,他身边的五百卫队,也是有战斗力的。同时,他儿子带领的三百飞狐,也是有战斗力的。听说白衣军南下,榆林城内的一些军户,也蠢蠢欲动,试图生事,结果,很快就被许定国残酷的镇压下去了。血淋淋的人头,挂满了城墙两边。
榆林城是九边重镇之一,城头上的火炮,自然不会少。许万达清点一下火炮的数量,发现足足有一百门以上,内心顿时放了下来。在当时,火炮绝对是守城的利器。榆林城的城墙,也是相当高的,最矮的地方都有五丈以上。在许万达的组织下,榆林城内组建了大约一万八千人的守军,主力都是各级官员的私人家丁。
延绥镇身为九边重镇之一,大大小小的官员数量还是很可观的。一般的高级官员,都有自己的私人家丁。这些人,基本上只对各自的主子负责,别人是指挥不动的。但是,许万达展示了自己的强硬手段,他派遣自己的儿子许定国强行接收这些家丁,并将他们组织起来战斗。他又下令封死城门,严禁任何官员弃城逃跑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