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315章】蔚为奇观-《锦衣杀明》
第(2/3)页
为了吸引更多的商家们到来,繁荣宁夏镇北部的市场,徐兴夏也公开表示,对于任何胆敢进入宁夏镇的鞑子骑兵,无论是从哪里进入,白衣军都将予以无情的打击。他还公开承诺,只要商旅进入威镇堡、镇朔堡以北,以及镇远关以南的区域,如果遭受到鞑子骑兵的攻击,商家们损失多少,他徐兴夏就赔偿多少,绝无二话。
有徐兴夏的保证,宁夏镇的商家们,就好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。他们大量的清理自己的存货,又从宁夏镇周边的地区,大量的进货。由于宁夏镇北部的货物需求量,实在是太大了,以致他们不得不从周边的西安府、太原府等地调货。结果这样一来,从太原府、西安府等地出发的商队,也是源源不断,络绎不绝,一时蔚为奇观。
“据说宁夏镇发现了金矿……”
“不是金矿,是很多很多的银矿……”
“什么金矿银矿,都不是,是大量的玉石……”
宁夏镇周围的民众,看到大量的商队,涌向宁夏镇,都纷纷的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,力图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。茶馆里、客栈里、酒肆里、驿站里,甚至是路边的小摊贩,都在纷纷议论,宁夏镇北部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。他们捕风捉影,以讹传讹,一时间,让宁夏镇北部成了所有人瞩目的焦点所在。
其实,也不是没有人知道,是白衣军击溃了大量的鞑子,救回了大量的奴隶,才会导致有这样旺盛的货物需求。可是,这个真实的情况,完全没有发现金矿、银矿、玉石矿等消息刺激。人们更加愿意相信,在宁夏镇的北部,一定是出现了金矿、银矿、玉石矿。据说那里有堆积如山的金子,漫山遍野的银子,随手可拣的玉石……只要你往那里一站,就可以马上暴富,富甲天下……在错误的消息引导下,又有大量的人群,带着对金子、银子、玉石的美好向往,纷纷奔向宁夏镇的北部。当时,在陕西的北部地区,穷困潦倒,生不如死的军户,又或者是民户,数量都很多。抱着一夜之间暴富的幻想,他们纷纷加入了前往宁夏镇北部发财的大军。结果,从陕西进入宁夏镇的主要道路,如下马关、红城堡等地,北上的人群,同样是络绎不绝,蔚为奇观。甚至,在唾手可得的财富刺激下,连当地的某些驻军,都加入了北上的行列。
其实,最壮观的景色,当然是在黄河的岸边。为了给田野导入足够的灌溉用水,白衣军麾下的工匠们,在黄河岸边,一共架设了四十架的黄河大水车。这些黄河大水车,直径足足有五米。一字排开在河边,随着黄河水的流动,不断的将水提升到水渠里,哗啦啦的水流,就顺着笔直的水渠,一直流淌到贺兰山的山脚。
宁夏镇北部三百万亩的田地,都需要依靠黄河水来灌溉,没有足够的水渠,肯定是不行的。幸好,有大量的劳动力,又有大量的金钱,徐兴夏毫不犹豫的下令,让管事会先将水渠疏通了再说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九成以上的水渠,都已经恢复了正常使用功能。部分没有修理好的,估计在明年二月份之前,也能全部完工。
有了足够的水源,耕种的各种条件,都已经全部具备。剩下的,就是各个人自己的努力了。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曰之计在于晨,每天天还没有亮,军户们就已经纷纷下田干活了。一直到太阳下山,夜幕降临,劳作了一天的人们,才依依不舍的收拾工具回家。如果月色比较好的,甚至有军户半夜都还在忙碌。
鞑子和白衣军在镇远关的连续大战,彻底的让所有的军户,都放下了悬着的心。显然,只要白衣军横在镇远关,鞑子骑兵就不可能南下洗掠。这就意味着,原本荒废的田野,现在都全部可以投入耕种了。那些本来就有属于自己田地的军户,自然是迫不及待的全家出动,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生产中去。
这可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田地啊!咱中国人的土地情节,就不需要多说了。对于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中国的任何一个农民,估计都有一份独家心得。以前,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田地,被鞑子肆虐,没有办法耕种,那种悲痛,谁能理解?现在,这一切终于过去了,他们当然要将以前失去的,都统统弥补回来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