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290章】锦衣卫就是东厂,东厂就是锦衣卫-《锦衣杀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另外,锦衣卫和东厂的关系,也很复杂。一方面,锦衣卫和东厂,勾勾搭搭,眉来眼去。东厂要借助锦衣卫的力量办事,锦衣卫要借助东厂的提督太监在皇帝面前说话。另外一方面,东厂和锦衣卫,又相互斗争,相互拆台。东厂一直想压在锦衣卫的头上,锦衣卫一直都想避免出现被打压的情况。”

    “好像你这样的新人,一旦做出点什么事情来,东厂的人,肯定会来拉拢你的。你要是接受了东厂的拉拢,锦衣卫内部的人就会对你不利。你要是不接受东厂的拉拢,东厂的人也会对你不利。所以,表现太过出色,绝对不是什么好事。在东厂和锦衣卫之间,你只能选择一条路走。脚踏两只船的后果,就是谁也看不上你。”

    徐兴夏皱眉说道:“东厂的那些阉货,我才不想跟他们打交道呢!”

    王启年冷冷的说道:“不需要你去跟他们打交道,他们自然会来和你打交道。你的告身文书,在经历司一放,就会有东厂的人注意到。你以为,东厂的那些听记、坐记、打事件,都是在混曰子的?咱们锦衣卫指挥使骆大人办案,都有东厂的大档头在旁监视呢!”

    徐兴夏有点狐疑的问道:“照你这么说,你王启年也被东厂的人给盯上了?你能不能告诉我,在宁夏镇,到底有多少东厂的人,又有多少锦衣卫的人?在威镇堡,有东厂的人吗?”

    王启年摇摇头,缓缓的说道:“你这个问题问差了。在基层,东厂就是锦衣卫,锦衣卫就是东厂。只有到了上头以后,才有分别。至少是千户以上吧。东厂的档头、番子,都是挑选锦衣卫的精锐组成的,本身就是锦衣卫,只不过挂了东厂的头衔而已。他们的钱粮发放,经历,告身文书,家眷安置等,都是由锦衣卫处理的。”

    徐兴夏有点不甘心的说道:“照你这么说,你也是东厂的人?”

    王启年神色有点黯然,似乎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。仿佛,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些不愉快的回忆。沉默片刻以后,他才缓缓的说道:“在大草原的时候,我曾经以东厂番子的身份,处理过一些事情。”

    徐兴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。锦衣卫就是东厂,东厂就是锦衣卫。这样的说法,的确是太新颖了。其实,只要认真的想一想,似乎也没有什么奇怪。无论是东厂,又或者是锦衣卫,都是某些人手里的一把刀而已。关键不在于刀的样式,而在于这把刀掌握在谁的手里。显然,谁能握着这把刀的刀柄,谁就能掌控这把刀。

    按照规程来说,这把刀应该是掌握在皇帝的手里的。但是,事实往往会有些例外。如果某些皇帝不喜欢直接掌控,又或者是没有能力掌控,这把刀,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,那就很难说了。对于他徐兴夏来说,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。因为,他本身就是这把刀的一部分啊!锦衣卫的校尉,这可是死籍,除非死,否则是不能脱籍的。

    王启年说到这里,对这个话题,就没有什么兴趣了。他忽然想起了什么,便错开话题说道:“徐千户,有京城的来信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