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244章】拍拍万历皇帝的马屁!-《锦衣杀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万历皇帝对于各镇总兵官的期望是什么?当然是你们自己搞定自己,不需要我出钱。本来,朱元璋设立的卫所制度,就是内部自给自足的,“不费国家的丝毫钱粮养百万兵”。但是,到后来,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,这百万兵的钱粮重担,都落在了国家的头上,以致朝廷不堪重负,连气都喘不过来。

    如果九边重镇,每个镇都能自行负担自己的钱粮,估计万历皇帝做梦都会笑的。朝廷没有九边重镇的负担,做什么事都要轻松很多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,他必须树立榜样。如果徐兴夏真的可以上缴五十万石粮食,万历皇帝一定会大力嘉奖,大力提拔的。估计,同样被钱粮困扰的文官集团,也会积极赞成的。

    换言之,积极的屯田,大量的生产粮食,要比单纯的创造战功,更加的容易赢得皇帝和内阁大学士们的欢心,更加容易获得升迁的机会。好吧,这样做的确是有点拍马屁的嫌疑。可是,在这个年代,必须认清现实,走最快捷的道路。只有自己的职位高了,权力大了,地位重了,才能做更多的扭转历史命运的事情。

    和曰后眼睁睁的看着鞑子入关,残害中原百姓相比,间接的拍拍万历皇帝的马屁,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吧?国家有了充足的粮食,对于普通的老百姓,也是大有好处的。起码,在遇到灾荒的时候,国家还有救援的能力,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动乱出现。否则,动乱一旦发生,最终受苦的,其实还是老百姓自己。

    打定主意,徐兴夏继续说道:“莫曰根败退以后,大规模的鞑子南下,估计没有那么快了。小规模的鞑子南下,白衣军就能对付。稍大规模的鞑子南下,可以出动炮兵营和战车营,共同应对。因此,镇朔堡千户所未来一两年的主要任务,就是积极的招募人员,努力的种田,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。”

    众人仔细的想了想,慢慢觉得徐兴夏的计划,还是有实现的可能的。威镇堡以北的这片土地,之所以荒芜,归根到底,都是因为鞑靼骑兵肆虐的缘故。如果真的可以挡住鞑靼骑兵的肆虐,努力耕种的话,五十万石的任务,还是可以完成的。当然,要做到这一点,绝对不容易。估计,在整个宁夏镇,除了徐兴夏,别人都做不到。

    陈登隆委婉的说道:“大人,修缮水渠,开挖水井,打造农具……”

    徐兴夏爽快的说道:“一切的资金,都将我由我支付。鉴于当前的特殊情况,三边总督大人将这片田地,都划归到了我的名下。也就是说,在我的有生之年,这片田地的支配权,都是属于我徐兴夏的。我准备在千户所内部,实行大型农庄的生产方式,不再将田地分给到每个军户的手里。”

    “每个军户都可以到农庄来干活,大家只需要劳动,就能拿到报酬,就能养活自己,不用等到粮食收割,也不用担心粮食的收成如何,更不用担心鞑子的到来。农庄的收获和损失,都是我徐兴夏的,和各位无关。比如说,一旦出现意外,农作物被鞑子毁灭,所有的损失,也是我个人承担,不会拖欠大家的钱粮。”

    在场的所有人,都大大的松了一口气。他们最担心的,其实还是鞑子万一南下,毁坏了部分的庄稼,那该怎么办。鞑子可能无法毁掉全部的庄稼,只需要毁掉几十户人家的,就很麻烦了。幸好,徐兴夏慷慨的将损失都承担过去了。只是,这个农庄的具体运行模式,还需要徐兴夏具体的解释清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