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024章】又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-《锦衣杀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彭峰欣赏的说道:“好!以后,守备牛角墩的任务,就交给你了!从现在开始,你就是牛角墩的防守官!记住,牛角墩是整个宁夏镇抗御鞑子的最前线,你要努力建立更多的功勋!”

    徐兴夏脸色凛然的说道:“属下一定不辜负千户大人的厚望。”

    他的预测,果然没有错。他的确被留下来镇守牛角墩,继续镇守宁夏镇对抗鞑子的最前线。不过,这正好是他需要的。他需要一块相对独立的空间,才能发挥自己的本领。同时,也只有时刻处在对抗鞑子的最前线,才有机会创造更多的战功。

    徐兴夏既然留下来,陈海自然就要被调走了。他有三个鞑子的首级在手,提升一级,问题不大。经过简单的商议以后,陈海被提拔为镇抚,调回去平虏所,接替余力钧,专门负责战功的记录。余力钧则专门负责军队的纪律。

    接下来,就是关于战利品的分配问题了。首先要处理的,就是鞑子的战马。宁夏镇本身畜牧业发达,每年都可以出产相当数量的战马,因此,宁夏镇不是很缺乏战马。这也是宁夏镇的奖励里面,不计算鞑子战马的主要原因。这些鞑靼人的战马在作为战利品登记以后,将会返还给牛角墩的士卒使用。

    至于鞑子的弓箭,那就不能返还了,必须一级一级的上缴。鞑子的弓箭,和明军的弓箭是不同的,有经验的人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最终,这些鞑子的弓箭,有可能作为永久的战功印证。还有鞑子的衣服皮甲也是,都是要层层上缴,最后作为战功保存的。

    这样说来,牛角墩将获得二十三匹的战马。这正是徐兴夏需要的。宁夏镇这个地方,有个好处,就是大人小孩,只要是男人,几乎都懂得骑马。甚至有不少的女人,骑术也相当的不错。塞上江南嘛,首先是塞上,然后才是江南啊。骑马从威镇堡到牛角墩,只需要一盏茶的功夫,比步行可要快多了。

    牛角墩的士卒,都是会骑马的,包括死去的刘金彪在内,骑术都相当的不错。如果不是要在马背上作战,单纯是骑马赶路的话,一点问题都没有。换句话来说,只要徐兴夏有足够的金钱,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部下,都从步兵全部转为骑马的步兵。嗯,注意是骑马的步兵,可不是真正的骑兵啊!

    即使是骑马的步兵,徐兴夏也相当的满意了。骑马的步兵,机动能力和原始的步兵完全是两个档次。以前的唐军,战斗力之所以如此强悍,战马的大量配备,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。盛唐时期的唐军,几乎人手一匹战马,赶路都是骑马进行的。可想而知,这样的军队,突击能力和移动能力,会如何的强悍。

    要是给自己的部队,都配备上强有力的火枪,再配备大量的战马,强化机动能力,三千人的部队,完全可以当做三万人来用。战马,估计是宁夏镇最大的资源所在了。如果这个资源,不好好的利用起来,徐兴夏是会鄙视自己的。

    至于鞑子的弓箭,徐兴夏不稀罕。不是说鞑子的弓箭不好,主要是牛角墩自己,根本没有出色的弓箭手。原来箭术水平最好的张全复,和鞑靼骑兵比起来,还是有点差距的。再说,张全复有自己的榆木弓,质量还可以。至于牛角墩装备的火枪,徐兴夏实在是信不过。或许鞑靼骑兵没有打中,自己反而被炸死炸伤了。

    这让徐兴夏感觉到相当的压力。鞑靼骑兵的箭术,如此的厉害,自己手下的这些士卒,要用什么样的武器,要怎么样训练,才能打败鞑靼骑兵呢?一时间,徐兴夏有点失神。单纯从身体素质上来说,明军的确是无法和鞑靼人相比的。换言之,想要在冷兵器上打败鞑靼骑兵,相当的有难度。

    如果说,牛角墩的作用,仅仅是作为报信的工具,只需要在鞑靼骑兵到来的时候,敲响警钟,点燃火堆,徐兴夏相信自己的差事,一点压力都没有。但是,徐兴夏的目标,当然不是这个。他的目的,是要杀死更多的鞑靼骑兵。只有这样,才能创造更多的战功,才能获得更多的升迁机会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