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74】八只蝗虫开大会-《明朝第一驸马》
第(2/3)页
宋友亮笑道:“不是恩师无能,而是在中原的时候,事事有人掣肘。1。下有将官贪生怕死,上有皇上不断催战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都不具备,如何能打胜仗?”
孙传庭笑着点头道:“是啊~陛下求治心切,急于求成~哎!”
“在辽东恩师大可不必担心,所谓山高皇帝远,恩师倒是可以为百姓们实实在在地做一点事情!”宋友亮诚恳地说道:“登州和辽东如今能打仗的不少,是能治理一方的能吏不多,希望恩师能勉为其难,帮助学生治理地方。”
孙传庭笑道:“老夫对于你登州军那一套,这一个月来也学得**不离十,如果你要老夫治军,那老夫就治军;要老夫治民就治民。6。”
“多谢恩师成全。”宋友亮又行礼道:“眼下建奴分裂内讧,豪格留在兴京称帝,多尔衮去了蒙古草原。学生打算先进攻建州的豪格,恩师以为如何?”
孙传庭摆了摆手,说道:“辽事你比老夫知道的更清楚,老夫只管战事领兵,其他大略,友亮你自己拿主意好了。”
宋友亮刚从孙传庭的房间里出来,西门坚和司徒弓二人已经等在门口了
“你们两人同时来见我,是不是生什么大事了?”宋友亮问道
西门坚说道:“收到张家口那边的密保,范永斗派出几个精干的伙计,四处收购粮草、布匹和生铁。2。”
司徒弓也说道:“吴镇抚也有密保送来,说是范永斗、王登库等人也派人去了京城活动,和周延儒等有过接触。”
宋友亮笑道:“看来他们又有大规模的走私了,好,传令各地,开始行动。”
◆◆◆◆◆◆
范永斗。祖籍山西介休。历代一直于张家口讨生活。在明朝初年。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。历经七代。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。时人称其“贾于边城。以信义著”。范家。也成了张家口最有实力几大商家之一。5。可是。随着时间的推移。大明王朝日益腐朽。身为商家。范家也看出了这个王朝已经是大厦将倾。当然。虽然有这么个想。可他们却还是不能肯定。不过后世马克思的一句话说的好:一旦有适当的利润,资本家就会大胆来。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,它就而走险;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,它就敢踏一切人间法律;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,它就敢任何罪行,甚至冒绞死的危险。
范家的所作所为。就是这句话最真实的写照。从万历年间开始。居于东北的女真族便开始了军事扩张。但由于和大明王朝的敌对关系。女真人所需要的军事生活物资。只能通过张家口的贸易市场获的。3。也就是以张家口为基地运转过去。范家在范永斗的带领下。没能压抑住自己对这些利益的渴望。或许。在他们看来。所谓的民族大义。国家兴亡跟他们这些商人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。于是。范家和其他七商人开始做这方面的生意。按照后世清朝的记载。他们“与辽左通货财,久著信义”。而跟女真人的通商。也使的范家和另外七家不仅获的了爱新觉罗家族的好感。也为自己赚取了巨大的利润。后世。满清定中原。顺治就曾特招这八家商户的家主前往北京。赐宴赐服赐官。八商家不愿为官。便被收录入内务府。成为后世赫赫有名的“八大皇商”。范永斗的孙子范更是了不。康熙五十九年(17o年)。1。准噶尔部再次叛乱。清政府急派重兵征讨。当时由于路途遥远。且多经沙地带。运送军粮成了一个突出的困难。范知此情后。根据自己从小父在塞外经商。熟悉道路的有利条件。认真核计。呈请当朝。自愿以低于朝廷运粮13费用运送军粮。康熙闻奏。立即批准。从此。到乾隆间。他们多次“力任挽输。辗转沙漠万里。不劳官吏。不扰阎”。所运军粮都是“克期必至”。其间或受敌袭。或中途变更运粮计划。几度蒙受重大损失。也都由范氏个人承担下来。节约国费以亿两计。为平叛乱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和贡献。也使“八大皇商”成为有清一代无数商家的偶象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