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悦回去后,便将李牧已经死了的消息告诉了张子龙和夏侯明。 夏侯明在得知李牧已经死后,也没必要继续留在京师了,干脆打道回府。 毕竟,夏侯明虽然从来都没有将夏玄妙放在眼里过,但老实说,夏侯明也真怕哪天夏玄妙破罐子破摔,干脆把自己弄死在京师。 在河东,起码是自己的地盘,女帝陛下就算想破罐子破摔,也未必打得过自己。 朝廷现在所能调动的军队十分有限。 安北、安西、安南的边军,夏玄妙轻易不可能调动。 毕竟这些边军一旦调动,那边疆必然会出事! 可这三路边军的数量加起来,就足足有五十万之多了! 除了三路边军之外,夏玄妙还能调动的,也就剩下了京师的十二卫了。 京兆府十二卫是禁军,总人数不足十万,除去换防休息的部队,能随时听候调遣的,只有五万。 也就是说,夏玄妙若想和夏侯明正式翻脸,那么夏玄妙至少还得再征召二十万人,才勉强有能与夏侯明一战的实力。 可此时的大夏,百姓们已经极度厌战了,夏玄妙要是在想打一场大仗,调动全国的力量的话,那天下人真就反了。 二十万大军说多,其实也不算多。 但古代打仗,正规部队二十万的话,那么后方负责运输甲胄的民夫、负责喂养战马的马夫、负责运输粮草的辎重、负责修建战争工事的徭役,加起来就得超过百万! 当年隋炀帝为什么被天下人造反? 难道只是因为他三征高句丽吗?就因为他修建大运河吗? 不,远不止如此! 三征高句丽一共动用了百万大军!而这百万大军,只是表象。 百万大军的背后,是数以千万计的百姓,全国一大半的百姓都在为这场战争买单。 他们有的是农民,一大半的粮食都要上缴给朝廷作为辎重运输到前线。 有的是铁匠,他们要放弃所有收入,跟随大军没日没夜地铸造兵器甲胄。 有的,是家中唯一的男丁,他们要帮助那些甲士们运输甲胄,当甲士们抵达前线时,他们又要帮甲士们穿戴好甲胄。 而此时的大夏,对于夏玄妙来说,情况甚至比隋末时期更加的复杂! 此刻,李牧虽然依旧没有露面,但他却在宫中运筹帷幄,时刻掌握着宫外的信息。 养心殿中,夏玄妙拿着程大壮送来的财报,对着躺在床上正喝粥的李牧开口道:“没想到你居然 「如章节缺失请退出#阅#读#模#式」 你看#到的#内#容#中#间#可#能#有#缺#失,退#出#阅#读#模#式,才可以#继#续#阅#读#全#文,或者请使用其它#浏#览#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