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一边体验基层的艰辛为以后做准备,一边在放牧的过程中教授文字和语言,一边在监视着牧民们的状态。 目前来看西蒙古的牧民们五成可以用汉语自由交流了,以女性为主,因为女性居住在城内的缘故。 除了逐水而居的牧民们,城内居住的百姓的生活习惯基本已经和大明百姓同步了。” “最后则是中南半岛,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我们就已经顺带着建了社学,且在大量建设的过程中大量的当地百姓参与进来,那边的同化进度极快。 安南第一、暹罗第二、真腊第三、缅甸第四,这里面除了安南是曾经的附属藩国外沿海港口城池进度比腹地快,与大明接壤地区同化进度比腹地快。 归结原因有三点,一是大明同权,二是与工作等挂钩。 三是随大流!后两个就不用多说了,主要是第一点。因为之前当权者压迫太狠,现在大明的税收等等各种策略让他们看到了自由生活的希望。 而在我们的隐晦的宣传中只有会说汉语会写汉字等等的才是自己人,享受同样的赋税、工作、新农村、耕种技术等等。 现在尝到了甜头,让他们恢复到之前未归附之前他们都不愿意了。 其次,因为三级教育是今年六月份提出来的,当时整个中南半岛还不算稳定,所以那边就没有与大明同步。 但我们也做了宣传,明年会在中南半岛启动三级教育机制,优先招录会汉字和大明语言的适龄孩童,所以那边的百姓都相当的重视,毕竟能早一年就能占据一年的优势。 当然了,同宗同源和认祖归宗的策略,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。 按照如今的趋势来分析,中南半岛年轻一代极有可能在十年内基本的同化,至少在语言和文字上,老一代时间要长一些,十年二十年都不好说。 但随着迁移百姓的抵达,慢慢的联姻繁衍,以及沿海商贸的快速发展、社学和公共课堂的同步推进,二十年后老一代逐步去世,整个中南半岛再无任何反叛的可能。” 呼…… 大殿内众人长长的呼出一口气,脸上满是笑意。 自古以来,开疆拓土简单,守土安民难。 打的下疆域,同化不了又有什么用,到头来不过是劳民伤财而已。 第(2/3)页